close
為了拿不到安藤忠雄演講票的人    興沖沖地轉錄了這篇
相信學建築的人    會很高興看到這篇紀錄面世吧~
原文載於http://www.wretch.cc/blog/denish&article_id=7393866

這場堪稱近年來最大的演講

不只創下了建築演講歷史 大概也是所有演講的歷史吧

對於安藤忠雄 我也是從一堆設計書中認識到他
有機會拿到這次的演講票 真的還挺開心的 喔耶
因為安藤老師真的還挺有趣的
讓我更想要有機會去看看啊...聽說還有他本人帶的演講團 真好~
--------------------------------------------------------------
在日本最多是兩千人的建築演講

在建築師演講上留下記錄
在創造歷史

安藤忠雄
我是從大阪前來的安藤忠雄

今天我想要來談談
除了建築之外,從事建築能夠得到啟發
不是學建築的也能夠重新看自己的人生

昨天G8才剛落幕,提到許多地球環保問題
其中特別是地球的暖化
我認為 亞洲是個整體
不論是日本、中國、韓國等等
都應該要共同討論亞洲環保問題

但我認為地球環保問題
因應最慢的一點就是地球暖化

全世界人口有66億 朝百億邁進
有絕大多數會在亞洲
身為亞洲人 就不得不思考自己在這之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是出生、成長都在大阪
但工作大部份都在東京
以及世界等地

在日本的學歷社會中
我過的是相當不同的人生

在我18歲時 我原本是要準備念大學
而因為家庭經濟的關係以及我個人的關係
我決定要自己念建築

我希望透過我自己的例子
讓你們知道 只要肯努力 就能完成

跟全世界的建築家來比較 我的確算是異端
因為我未受到正統的建築教育 但作品還是相當受到歡迎
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見

另外還有一個傳為佳話的是
我17歲那年 一個月就取得拳擊手的證照
還打過四次 晉級

畢竟在建築領域中 講求的是非常專業
卻有一個職業拳擊手在這之中
難怪大家都非常驚訝

18歲那年我和祖母說 我想念建築
祖母說只要你不要讓人造成困擾 只要你不放棄
你想要念什麼都可以

原本就是在這環境之中
大家都非常講究學歷
很多人都不把工作交給不具學歷的人來幫忙
但幸運的是 有個業主願意將100平方公尺的地 交給我

所以我因此印證出
只要不放棄 一定就可以做出水準
我最近在考慮
如何透過建築 對世界有幫助

這是第一位在太空中所看到的地球 說 地球是藍色的
我們才能夠因此得知 地球是藍色的

我們可以從地球上看到有歐洲、美洲、亞洲等國家
我們更應該體認到我們是居住在亞洲的

ONE ASIA
我們身處在亞洲中
但在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民族與其特性
我們要了解到這之中有什麼不同的國家與民族
有啥特性

1966年20出頭
我第一次在這看到科比益的作品
看到有這麼多人去參拜
所以才了解到建築是可以影響人

丹下健三先生
1964年東京奧運體育館

從這之中,我看到奧運建築後 震驚全球
不只有日本傳統之美 也看到全球
也有設計師對於他所觀察到的世界的樣貌

我們知道台灣人也有獨特的台灣文化與風土
在建築中應該要呈現這樣子的風土
該設計師就是呈現這樣子的作品

這是我從1965年開始的旅行
看過科比益建的教堂很感動 所以就決定要去
總共旅遊時間長達10月

一開始搭的船

生平第一次看到水平線
深刻體驗到地球是一體的

接下來是在西伯利亞看到的地平線
平常看到的單字
在這時深刻體會到意義
也了解到地球真的是一體的

我一個京都大學教授建築的朋友
告訴我學建築的人一定要去看巴特農神殿
但沒有涵養的完全不知道這之中有啥好處

從這之中 我慢慢去了解到
每隔五年就去看一次
而且學習不少
終於感受到巴特農好處
無知是多麼可怕的事

這是從非洲經過馬達加斯加島的時候
和我同房的和尚在甲板上打禪
坐了30小時都會昏倒
在這之中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在1945年 日本經過WW2後
整個國家是從廢墟開始
但在這城市之中 根本沒看到綠意

一般來說日本人沒有個性 沒有特性
但看到每一棟建築都不一樣
所以才有這種雜亂無章

從廢墟開始到現在
雖然還是有人說不需要這些建築物
但還是有這樣子的情況

紅色的圓形建築物
1969年後 和大版市政府提議
是不是要去改變他

這個計劃我稱之為 地面30公尺的樂園
在我們沒有工作時 就要想辦法把腦中所知告訴別人

在建築物上面都充滿綠意
希望大阪成為有綠意的環境

但大阪市政府的人非常生氣
為什麼要蓋這些植物
因此到現在綠化都做不好

另外一個提議
是不是要在頂樓蓋許多美術館或博物館
但大阪市政府沒有理我

後來大阪市政府的人非常生氣
說以後不准再來找我

沒工作時 朋友找我
在小地方 三角地上蓋一棟三個人可以住的房子

80平方公尺的小房子

人生計劃不如變化
蓋好一年後 他們跟我說要多一個小孩
當然這不是我的責任
但非常傷腦筋
因為要住四個人

說四個人還好吧
但後來卻是雙胞胎

業主責怪因為安藤是雙胞胎
所以才會生雙胞胎
所以要買下這房子

所以後來要用自己的錢
先在旁邊 又在下面蓋 不斷的加蓋
希望在這之中都放滿書
希望工作環境被書包圍

不曉得台灣情況是不是和日本一樣
在大學中有非常多的問題

日本小孩從幼稚園開始就補一大堆東西
幾乎整天都在補習
但在意識不明時進入好大學

很多人在進入東京大學時
幾乎都是意識不明的

其實 一個小孩的成長過程中
是要一半玩耍 一半學習
而且要從玩耍中學習成長

雖然我是認為小孩是要從玩中成長
但有多少人是這樣子呢

我原本想要跟狗一起住
流浪狗 所以要養他
想說要怎樣幫他取名字
但就想到我最尊敬的丹下健三先生XD

那時我想到 我取這種名字 我就不能踢這隻狗
而且日本社會也很重視學歷
所以我就把他叫作科比益

狗很聰明 討厭的客人上門 牠就會狂吠
所以這工作就當做沒這回事XD

一座要拆的老舊教堂

對於老舊的建築來說
我們應該要去尊敬它
希望能夠在這之中創造可以容納四百人的空間

所以要把蛋放進去

這就好像是一隻大鳥 要抱蛋 或爺爺抱小孩
我希望透過這種精神 把他傳承下去
但同樣沒有成功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
而且都可能遭到批評
只可惜我的夢想都遭到大阪市政府破壞

夢想不一定很大
20年前的案子
一個90平方米 一個30平方米
希望浴室寬敞 整個人可躺在這之中

業主實際上沒有告知地有多大
我去看以為是30平方米

業主的經費有跟沒有一樣

第二次來找我
問說是不是小的地 又說是
實際上夢想與現實的落差

業者的樣子XD
想要有落地窗 很大
但問有多少經費 都沒有XD

樓梯旁都是畫廊
天花板都很高
最上面是浴室 我建議採用淋浴
但業主卻反應說 拜託我要寬敞的浴室
我想說這個人的臉皮還真後

我建議他去別的地方洗澡
但業主說他希望一邊泡 要一邊喝酒
我建議他可以到這邊喝咖啡

要解決問題時 腦筋要靈活
可以從樓梯上往下看

可以在爬樓梯過程中欣賞畫作
樓梯長 所以在走的過程很長
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畫作

我們千萬不要嫌自己的工作是小工作
可以從這之中欣賞到不同的樂趣
我們是有這種能力的

房子底下是電車
把時間設定在這時間時
彷彿在開火車一樣

台灣和日本都有地震
所以建築要讓人安心

1995年的阪神地震
有很多人居住在這上頭
不論你是怎樣的角色
從事建築的人千萬不能忘記
我們提供的是安心與安全的建築

小朋友在震災之後 精神都還算是抖藪
學校都在放假

全世界最大的跨海大橋 名實
一個跨距是兩公里

在橋的地下是挖這些土去補關西機場
相當於500座棒球場

當初有人建議蓋成高爾夫球場
但我建議到恢復為大自然的情況
希望能夠成為恢復自然的典範

加拿大溫哥華
企業提出1%獲利 成立的公園
水泥公司透過這種方式回饋社會

日本的六甲山 在六百年是一片荒無
需要能源去挖這座山
一百年前的光景
之後開始造林 讓其充滿綠意

所以才要努力去讓機場充滿綠意
所以去做這樣子的模型
但原本是光禿禿的樣子
於是我們想到 要種值5~10公分的樹苗
等五年後長出才開始動工

六年後恢復自然才開始動工
最大面山頂的樹木年齡是10年
每年春天都會安藤之旅
希望大家去看我們怎樣恢復自然

在這之中蓋了六甲的集合住宅
台灣有許多坡面 在神戶也有許多
希望透過地形特性來蓋住宅
30年前 坡地斜度約60度
希望透過這樣子來設計

利用繩索做測量
第一次用電腦做出的圖的畫面
碰到問題要運用科技去改變這狀況
施工時狀況

在工地最年輕才22歲
不知道會不會有坍方的情況
我們都努力在做
下雨天時沒去看工地
監工問說要怎麼辦
我們說加油

集合住宅完成後
旁邊有塊地 大概是這四倍
希望我們能夠繼續來蓋
但前例吃了許多苦
但業主激我們說 你真是缺乏勇氣
但被激 就鼓起勇氣 花了10年

業主很生氣 說在想什麼
要求說要手扶梯 所以就去做
結果就做了

年輕真好做啥都有勇氣

後來旁邊的地主也要求
但不是要求我 是我自己去設計
業主是神戶製鋼
我自己拿圖過去給他們看
當然是非常生氣 (?)

神戶製鋼姓枕
但市長六年會換一任
說搞不好換市長後就會通過

碰上1995年阪神地震
建築不堪使用
所以就來要求是不是可以照原設計做

左手邊的醫院 被SECOM公司買下
買下醫院後 希望安藤代為設計

當然是因為說旁邊的建築是我蓋的
但業主說不是因為旁邊的建築是你蓋的才找你
是因為旁邊住山口組的暴力團
只有我才能搞定 所以才找我設計

整個計劃從1978年開始 將近30年
一期、二期、三期、四期都完成
我知道還有某些地可以用

瀨戶內海中有個小島
有業主提議要把整個島變成美術館

原本以為是一片綠意的島
但卻發現是個光禿禿

同樣也是栽種森林
希望等樹長出來後 把整個森林變成博物館

蓋出地中美術館
因為瀨戶內海太美麗
不希望破壞風景
所以蓋出上面是飯店 下面是美術館

在前方的作品
是把一條船切割而成
現代藝術是看他美不美
讓大家去思考 做腦力激盪

草間彌生的作品
問該女士是不是個南瓜
結果被反罵沒品味

是個硬朗的人
1999年 73歲
一個人如果能活到90歲 充滿好奇心
雖然我非常尊敬他的作品
但我不想和她喝茶或吃飯

藝術家作品
收藏在NY美術館與古根漢中
這個作品是運用流木完成
不知道是代表地球還是表達什麼
要大家去思考

到這來看時 就想要去找流木
她也跟我要水彩 我不知道要水彩要幹嘛
但公司的會長要水彩後 他就開始作法
一個只畫圓為主的作家
所以就幫他畫個臉

剛開始我看他畫的樣子 我覺得這作品就只畫到一半
任何東西如果只畫到一半 是最好玩的
現代年輕人都太完整了

完成之後覺得反而比較不好

結果隔天發表完成 情況完全不可想像
把紙島的沙都灑上去
但他把沙用上去

他說他下次還要再來
但我提醒相關人士
他下次來不要再給他沙了

舊的建築
在這之中同時表現藝術
James Harrow
進入他的作品之後 很久都看不到東西
馬上就有人表現出好奇心
帶經營者進去
看他們的臉都充滿獲利之類的心
十分鐘之後大家都會很生氣
但之後大家都會充滿震憾
(會有藍色)
有些人還是會往外走
但它的人生就走到這而已了

另外一個名家
也把舊房子改成新的展示空間
每次我去都問我要不要試試這個案子
因為業主已經85歲了
我想說再等個幾年看看吧

有很多事情都要放棄
但我的祖母告訴我不要輕言放棄

我們做了地下美術館 就是不要破壞瀨戶內海的美景
有莫內的畫作 與大理石地板
建築公司的人都只有看地板
問他們反應怎樣 都說大理石地板真好
但卻都沒有看到這畫作

德馬利亞的人的作品
高兩公尺的大理石大球

當紙島開始有更多人來拜訪
每戶掛起不同的門廉

我想台灣和日本一樣
在日本也有許多地方 都有一毛不拔 完全無綠意的荒山

除了CO2的問題外 我認為也應該要造林 讓它有綠意

於是我們開始推動 一千yen募款
在各地方做造林的活動
用橡樹的果實 一年半就有小樹苗
用不同的活動嘗試造林

三宅一生 設計的畫廊
旁邊的三角型才是我的設計
希望充滿綠意 非常有吸引力的設計

如果說台灣每人每年種棵樹
那台灣每年就有2300萬棵樹
台灣的建築師如果願意 就有更多樹
一定會有更多人到台灣來
一塊長達55m的板子

在阿布達比也有案子進行中
在杜拜旁也有做
從關西飛行約要10小時

晚上11點就出發 早上五點就回來
不需要過夜就可以回來

碰到一些OBS
被問做什麼
我說我去工作
他們去美容護膚
要五小時

台灣情況應該也一樣
男人拼命工作 女人拼命享受
旁人說其中一個應該做了也沒用 但卻被罵

大家都在全球飛來飛去

這裡頭還包括展示空間
業者一直問說多久能夠完成
設計師之一說 大概四年
所以應該四年後可以完成

最後一頁
地球之有一個
每個人要去思考 我們可以為地球做什麼

從建築的角度來看也一樣
在這之中的工作人員
每一個人都要考慮 可以為建築做什麼

我們今天來到台灣台北
看到每個人都充滿活力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去努力
看怎樣能夠…blah

地球是我們大家的
不管是哪一個民族都應該要盡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ap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