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築的概念裡頭,有個詞彙叫做「敷地計畫」,根據維基百科,敷地計畫(Site Planning)是在土地安排結構物,並用來形成其間空間樣式的一種藝術,為結合建築學、工程學、景園建築學與都市計畫學的一門藝術。涉及建築物、土地、活動的位置與品質,並關係到所有的生物,針對空間與時間來設置標地物與活動。規畫可能涉及一小簇住宅、一座獨棟建築及其庭院,或是更大的範圍,譬如整體作業下的小社區建設。技術上的產品─包括了土地規劃,設施配置,測量放樣,植栽規劃,草透視圖,各種圖面與施工規範等等。
看起來很抽象嗎?就我簡單的理解,也就是「人地關係」,建築本身不只是人造物而已,還涉及與其他生物、環境的互動,因此一棟好的建築物,也不能僅考慮使用者的私利,而必須關照全局,保留與其他生物、環境良性互動的空間。正是因為有了貓兒子的關係,讓我更不能忽略這種互動體系,而且也越加重視「非人」的存在。而所謂的家,如果是幸福永續之地,那麼也必然不可以建築在破壞與傷害之上。
圖 都市中難得的棲身之處
圖 在荒廢的角落討生活
然而,這麼簡單的道理卻是很難達成的,所謂的開發其實是把「自然」轉變為「人為」的過程,而這種以人為中心的過程,卻往往忽略了其他生物的存在,因此,越是高度開發的地方,往往是最為「非人」的地方。例如在都市裡頭,對於流浪動物的管制手段往往是撲殺、驅趕,在照顧浪貓的過程中,遇到了太多人只想著「只要不要讓牠在這裡」,因為無知與自利而不問理由逕自否定了「非人的存在」。即便是看似無害的樹木,也只能沈默地任由人類剝奪他們存在的權利。所謂的建築,為什麼竟是如此「去人性化」的過程?或者只是加以「再人性化」的美麗糖衣?
流浪動物的不幸是人類的罪責,因此,在建構自己幸福的家園時,也不能忘記房子與敷地的良性互動,這不僅是尊重其他生命的存在,實際上也能夠提升居住環境的品質,因為越是良好的居住環境,應該也越能培育堅強、美麗的生命力,相反地,幸福的家園豈會寸草不生、一片死寂呢?
圖 美麗又堅強的貓鄰居
圖 哪裡是自由奔跑的天地?
我們都有喜愛自由的天性,然而環境不允許,貓兒、狗兒無法自由奔跑,只能蜷曲在沒有天沒有地的房子裡面,這樣的他們幸福嗎?樹木無法隨意生長,生死由人,這樣的環境自然嗎?我們總以為我們的房子越來越「人性化」,越來越適宜人居,不過那就是夢想的家園嗎?
真正的幸福,不能建築在他者的痛苦之上;真實的幸福,應由眾人的幸福所構成。所以幸福的家園,不能是「非人」的空間,而該能保守著「非人的自然」,這才是夢想中的家園,在那裡才能夠看到真正的幸福。所以我的夢想家,不只是屬於我的家,而從屬於更多的存在,不論是動物、植物都能找到安棲之地。我的貓鄰居們不再受到迫害、無容身之處,我的貓兒子可以跟著貓鄰居們共同闖蕩自由的天地,這是他們的幸福,也是我真正的幸福。
- Nov 23 Sun 2008 01:01
我的夢想家—所以為家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