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會將於11 月24、25日兩天在台灣大學社會系系館舉行,2007台灣社會學年會將有以下幾個部分的論 文發表:
一、一般性論文:各領域的論文發表,共近一百篇;
二、「台灣與東亞社會比較研究」主題論文:以中文為主要發表語言,總共十七篇、四個場次;
三、East Asian Comparative Research 的國際交流場次,以英文為主要發表語言,台灣與東亞各國學者將在五
個場次發表十八篇論文。
會議議程已於日前上網(議程連結)。 今年年會一般論文發表除了展現社會學各分支領域相當均衡的發展,各領域新興課題也有明顯增加,為台灣社會學發展帶來更多活力。另外,本次年會也規劃一個主題徵稿--「台灣與東亞社會比較研究」,投稿踴躍,顯見近年來臺灣社會學者研究、比較東亞社會的成果。
本次年會也首次規劃國際場次「East Asian Comparative Research」(會議說明與論文發表介紹請見說明), 與本屆年會主題「台灣與東亞社會比較研究」主題論文銜接凸顯本屆年會主題的帶狀場次,邀請東亞各國與台灣對比較研究有具體成果或正在發展研究可能的學者, 一起呈現東亞社會對彼此的研究興趣,也讓國內學界藉年會之便,有機會認識這些東亞學者,激發更多未來合作與交流的可能。東亞學者之間合作研究、出版與交流 的活動日益增加,為了將這樣的交流納入經常性的活動,日本與韓國社會學會也正朝向或規劃在該國學會年會中增加國際場次,每年固定邀請東亞學者發表論文,以 擴大接觸的可能性。2007 年台灣社會學年會首度嘗試這樣的規劃,也希望年會與會者有多重的收穫! 2007年年會誠摯邀請您參與社會學界年度的知識饗宴!
2007 年年會籌備小組 敬邀
國際研討會場次說明
一、背景
近年來,臺灣社會學者和東亞各國社會學者合作研究、出版與交流的活動日益增加,在階層、性別、科技、家庭、文化等領域,跨越東亞的合作與交流尤其活躍。一方面,東亞學者對於比較東亞社會的研究興趣日益濃厚,另一方面,東亞各國政府與大學等學術單位與獎助單位都積極投入資源進行東亞社會比較研究與交流。以臺灣為例,各學術單位近年來陸續舉辦過以東亞社會為範圍的社會學研討會。為了將這樣的交流納入經常性的活動,日本與韓國社會學會也正朝向或規劃在該國學會年會中增加國際場次,每年固定邀請東亞學者發表論文,以擴大接觸的可能性。2007年的台灣社會學年會,首次規劃一個以「東亞社會比較研究」的國際場次與本屆年會主題「台灣與東亞社會比較研究」主題論文一起呈現東亞各國學者對彼此的研究興趣,也讓國內學界藉年會之便,有機會認識這次將與會的東亞學者,激發更多未來合作與交流的可能。
二、規劃與論文介紹
以「East Asian Comparative Research」為主題,規劃五個場次邀請東亞各國學者來台發表論文。規劃的場次主題主要反映目前國內社會學者與東亞交流較多的領域,其中包括刻正進行國際型研究計畫的團隊。這五個主題分別是性別研究、變遷中的家庭、社會階層、科技與社會、東亞文化,經過半年的密集籌畫,邀請對象的來源國盡量涵蓋東亞,並兼顧資深與資淺研究者。受邀學者來自東亞各國頂尖大學,並為該國被認可具有該項研究領域權威的學者,目前收集共十八篇論文。茲將各主題擬發表之論文做一綜合性介紹。
研討會第一場是東亞文化,在國家治理、市場調控與社會行動這三個面向的衝突和協商中,二次戰後東亞地區的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呈現了空前茂盛的文化生產及消費景觀,並成為在地各類社群型構自身認同的重要媒介。本場次邀請了日、韓、港三地長期關注此議題的知名學者,包括:東京大學的吉見俊哉教授(Shunya Yoshimi),首先宏觀回顧1945-1970年「美國主義」在日本和東亞的文化政治效應;香港科技大學的谷淑美教授(Agnes Shuk-mei Ku),藉由香港古蹟保存爭議的案例,討論公共空間的集體記憶及認同變遷;香港中文大學的馬杰偉教授(Eric Kit-wai Ma),透過在北京跨國雜誌集團的田野調查,描繪全球與在地雜揉的視覺文化;首爾科技大學學者Wook Inn Paik,將以韓國晚近數位文化的發展趨向,反思「消費社會」與「資訊社會」的理論命題。
第二場變遷中的家庭,與會發表人將集中討論影響東亞社會家庭變遷的重要因素。京都大學的社會學家落合美惠子(Emiko Ochiai),是日本性別與家庭議題的專家,出版多本跨亞洲的家庭比較英文專書,本次會議她將討論投入職場的母親如何實踐「新母職」的課題,比較範圍跨越東亞各國。中研院社會所的伊慶春教授與台大農推系的陳玉華教授合寫的論文則討論華人社會中香港、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家庭變遷,探討家庭同住模式與政治經濟結構變遷之間的關係。另外兩篇論文均以跨國婚姻家庭為分析對象,一篇討論影響台灣兩岸婚姻的結構性因素,另一篇則探討影響韓國跨國婚姻的離婚因素,兩位作者正規劃跨國比較的研究合作,藉由這次研討會找出共同的架構,其中韓國的社會學家Doo-Sub Kim是目前韓國人口學會會長。
第三場是性別研究,東京大學的Kaku Sechiyama教授比較東亞父權體制著名,這次將從生育率、女性勞工以及高齡社會三者的關係考察日本、南韓與台灣這三社會如何看待「誰應當工作,誰又應當照顧工作者」的課題。致力於發展性別社會學的浙江社科院社會所所長王金鈴,將分析從八○年代開始的婦女與性別研究制度化的過程,以及其所發展出的特色。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社會學系駱明正教授與台大社會學系范雲教授合作的論文,則以選舉前報紙政治漫畫為分析的文本,比較香港與台灣初生的公民文化如何回應女性主義場域所創造的另類論述與文化符碼。
在「再生能源與社會」這個場次,來自日本、韓國與台灣的學者,將以東亞三國的再生能源這個廣受注目的科技發展為主題,發表研究成果。東京大學社會學系松本三和夫(Miwao Matsumoto)教授,以日本一項大型的太陽能計畫為例,分析科技發展的路徑依賴特性,並提出具有反思能力的政策發展觀點,以充分結合環境議題目前所側重的預警原則。首爾大學環境研究學院的Sun-Jin Yun教授,則分析比較在全球暖化與能源危機的時代下,南韓政府與民間如何以不同的策略發展再生能源。南韓的目前仍以石油與核能作為主要能源來源,將再生能源視為補充能源,而非主要替代方案,在此情勢下,民間已經逐步實驗去中心化、社區導向的太陽能與生質能源,迴異於國家主導的模式,值得深究。陽明大學 STS研究所的傅大為教授與清華大學歷史所STS組的吳浩然,則以風力發電為研究案例,探討台灣以核能為主的能源政策,自1970年代起如何影響再生能源在台灣的發展,並從社會技術網絡的角度,分析再生能源在台灣發展的困境。這三篇論文觸及當今科技與社會最受注目的新興課題,並共同勾勒東亞再生能源發展的異同,開展了未來進一步跨國比較的基礎。
第五場為階層流動場次,階級流動是階層化學者長久以來所最關注的議題之一。這個領域雖然已經累積不少了成果,但大多數的理論都是源自於以歐美工業化社會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分析結果。究竟出自歐美社會的理論架構是否能延伸至東亞社會,是一個十分值得探究的問題。本場次的研究主題,大多是試圖以較新的資料與統計分析模型,來重新檢視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的幾個重要問題:第一、東亞的階級流動模式,與歐美社會是否有顯著差別?第二、東亞各國的階級流動機會結構,是否有世代的差異及變化?第三、在從事社會階層與流動的跨國比較時,在方法上遭遇的問題及可能的解決途徑。本組邀請了包括香港、日本、及台灣的社會學者,針對中國、日本、台灣三地,過去二十年來在階級流動上所產的變化來進行比較分析。在呈現經驗研究結果的同時,也將討論在分析方法上所遭遇的困難。本組的研究主題,將在以歐美為主的階級流動模型之外,提供一個東亞的實證分析例證,以凸顯東亞社會流動模式的特殊性。發表論文的學者分別是香港科技大學的吳曉剛(Xiaogang Wu)教授,日本東北大學的Yoshimichi Sato 教授,東京大學的Hiroshi Ishida教授,以及中研院歐美所的譚康榮(Tony Tam)教授。
延伸閱讀
[活動]11/24-25 2007年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國際場次議程
[活動]11/25 2007年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議程
[活動]11/24 2007年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議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