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著,楊舒琄譯,2009,數學沒什麼好怕的(Mathematics MINUS Fear),台北市:貓頭鷹出版。

作為一個學生,我相信只要掌握基本概念就足以解答各種題型,因此不需要過份頻繁地練習解題;作為一個老師,面對學生的數學恐懼症,我一直很想要找出一個不同於傳統講解題型的教學方式。正在這個時候,我發現了《數學沒什麼好怕的》。

對學生來說,「這題很簡單」或者「你怎麼連這種問題都不會」是絲毫沒有幫助的,因為數學原本就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經由千百年無數哲學與數學天才的努力,我們才對數學有了更好的理解,但是我們既然沒有經過歷史的洗滌,又如何能夠理解數學的根本問題?

在我就讀化學系時面對相同的問題,我發現化學理論的教授也是脫離脈絡的,所有新理論與範式的發展都有其歷史背景,但是在課程當中,我們很難看到這些學者如何提出問題意識,我們也不知道他們如何和學術社群進行對話,課程目標似乎只是讓我們得以運用各種理論與公式,推導模型與釐清實驗數據,這種去脈絡的學習實際上造成我很大的痛苦,所以我曾經對化學史抱持著很大的興趣,儘管這絕對不屬於主流範疇。

我常常發現,學生之所以對數學感到困惑,可能是他們根本無法接受算術、分數、四則運算的概念,而台灣的成年人或許已經對這些符號麻木不仁,所以難以發現原來數學的抽象化其實是超現實的。畢竟在台灣的教育中,雖然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學習,在幼稚園開始學習數數,在小學二年級學會加減乘除,在國中一年級時紮實地學習比與比例,同時開始學習運用代數設立聯立方程式處理應用問題,在高中的時候學習排列組合和機率,但是有多少人在經過這一連串荼毒之後,還能記得我們曾經用水果、蛋糕、動物來進行算術?在抽象的符號背後是否還能直覺地聯繫到具象的事物與現象?

而當我課輔的對象分別具有小學一年級到國中一年級的數學能力時,我不得不意識到這些孩子的困難,一個孩子習慣用加法來取代乘法,我覺得要叫他背誦九九乘法的自己實在太殘酷;一個孩子不習慣用代數設定聯立方程式,也討厭不著邊際的困難「分數」,讓他喜歡數學成為一項棘手的工作。這些困難正是讓我接觸《數學沒什麼好怕的》的主因,因為我們都知道學習數學可以轉換另一種方式,我們都希望找尋一種更容易被接受的闡釋方式,波特在此書中成功翻轉了我們對數學的既定印象。

波特的這本書,分別在四大部份中介紹數數與四則運算、比與分數、代數與聯立方程式、機率,由簡入深地闡釋了這四種實用且重要的數學概念,而他最特殊的寫作方式,乃是結合了科學史與習作,他讓我們認識到這些數學概念與問題的歷史背景,當我們得知四則運算在中世紀還是一種傑出的能力時,對數學感到挫折的學生應該能夠勇氣倍增,如果沒有這本書,一般人難以跨越古今中外與語言隔閡來認識數學,但是波特卻結合了各種史料、語言學、應用題,除了寓教於樂還能夠沒有負擔地嘗試一些有趣的練習題,而且本書都是以小短篇為主,每一篇不超過五個練習題,讀者可以循序漸進或者沒有負擔地挑選篇目閱讀。

回憶我的中學暑假,有一項數學作業便是挑選一本數學科普書撰寫讀書心得,我因此習得了拓樸學基礎,所以我一直認為這種輕鬆入門又有自學功能的科普書籍相當適於學生閱讀,讀過《數學沒什麼好怕的》之後,我更決定要將這本書推薦給我的學生和讀者們,畢竟這種老少皆宜又能夠破除迷信的數學書籍可是相當難得的佳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ap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